首页

美脚 踩踏

时间:2025-05-28 16:50:27 作者:上海:碉堡、浮雕墙回迁旧改小区 “留文脉、保记忆” 浏览量:88438

  中新网上海5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27日,一座见证解放上海烽火岁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历史纪念浮雕,在历经保护性迁移后正式回迁原址。

钢筋混凝土的碉堡回迁彭一小区。(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钢筋混凝土的碉堡静静伫立在眼前,历经岁月的雕琢,墙体已渐渐斑驳,表面的弹痕仍清晰可见,仿佛无声诉说着76年前的峥嵘岁月。随着上海的城市更新,遗留下的碉堡已经很少,彭一小区的这座却较为完好地保留了下来。据悉,彭一小区位于彭浦新村地区。

  为配合彭一小区旧住房拆除重建成套改造工程,相关部门对碉堡进行了整体切割迁移和加固保护。如今,这座承载厚重历史的见证物正式宣告“回家”,与新建成的居民楼和谐共生。碉堡的留存,不仅为研究解放战争提供了实物依据,更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载体。

  此次回迁的浮雕墙旁,有3个消火栓也吸引了民众的目光,这是1958年彭浦新村建村时就使用的消火栓。1958年,上海全市水厂联网,改造管道形成循环网络管道,当时全市共建有市政消火栓4918只,这3只消火栓一直保存至今。

  当日,来自静安区第四中心小学的思政课教师韩逸枫站在回搬的碉堡前,结合实物与老电影《战上海》影像资料,给彭浦新村居民、团员青年和小学生代表等近百人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许多同学感叹道:“以前只在课本里读到‘解放上海’,今天站在曾经真实的战场上,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分量。”

浮雕墙刻画了彭浦新村的前世今生。(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彭浦新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奇经历、光荣梦想的地方。”彭浦新村街道退休干部丁立行站在生动刻画了彭浦新村前世今生的浮雕墙前,为在场听众讲述从前的故事。据悉,浮雕墙由8块浮雕组成。他从“彭浦”地名的由来说起,到民众经历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战火淬炼,再到解放上海的战役打响、彭浦新村建村等等,讲述了彭浦新村民众历经风雨,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奋斗史。

  当天,居民代表们在经过三年多后,第一次踏进焕然一新的家园。“以前一家五口挤在2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下雨天屋顶漏水,厨房、卫生间都要排队,现在的新房这么宽敞漂亮,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居民赵阿姨感慨万千。

  据悉,作为全上海户数规模最大、改造难度最高、情况最复杂的旧改项目,彭一小区旧改工程自2021年启动以来,刷新上海旧改的多项纪录,惠及居民2110户。据了解,彭一小区项目的规划特别强调“留文脉、保记忆”,不仅完整保留碉堡、修复历史浮雕,未来还将通过社区微更新植入红色文化元素,让居民在现代化居住环境中触摸乡愁、传承精神。(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湾道教会参访团赴福建漳州进香交流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圆桌会自2021年4月创立以来,已成为外资企业了解中国政策、推动地方与企业对接合作重要平台,取得积极成效。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推进,重庆在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欢迎各位企业家们积极到重庆投资兴业,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

港澳会客厅丨杨政龙:青年工作需要长期投入和坚持

建立一系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基本实现陆地和海洋管理体制机制的统筹衔接,逐步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这样强调

今年初,首部珠澳联合创排的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在广州粤剧院上演。作为珠澳两地开展“文化走亲”交流活动的重要成果,该剧邀请珠澳两地的文艺工作者共同参与,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色医生”柯麟用医术、奉献与人格魅力赢得澳门百姓信任和爱戴的故事重现舞台。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五年间进出口额达37.34万亿元

“中软国际在OpenHarmony建立了一整套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涉及水利、交通、城市等各方面。”中软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居琰说,作为鸿蒙生态的先行者,中软国际将携手合作伙伴,助力武汉打造全国领先的鸿蒙生态城市。

荷兰新内阁宣誓就职 迪克·肖夫就任首相

大赛颁奖仪式上,外交学院党委副书记安青介绍了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举办情况。她表示,由外交学院首创的模拟政协提案大赛致力于引导青年学子了解并有序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希望青年学子心怀“国之大者”,提升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